荆楚网首页 资讯 评论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网上投稿 报料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东湖观舆
“设计之都”,武汉在下一盘城市品牌营销的大棋
发布时间:2018-01-02 07:57:03来源:湖北日报网

   □荆楚网舆情分析师 卢霜

  11月1日媒体报道,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批准,武汉市正式入选2017年全球创意城市网络“设计之都”。媒体纷纷以重磅喜讯作为报道,网民也纷纷点赞,但相信不少人认为这不过是类似于“全球最……的城市”类的噱头罢了,并没有更多实质的意义,但不得不说,武汉申报“设计之都”这盘城市品牌营销的大棋,未必每个人都能读懂。 

  读懂这盘城市品牌营销的大棋 

  一方面,武汉面临着“知识生产”为主导的城市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多地取决于通过创造、创新和创意进行的“知识生产”,文化是未来城市竞争的核心元素,是一个强有力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利器。国内最早成为设计之都的深圳,正是依靠设计之都的建设让改革30年后的深圳继续保持了经济转型发展的加速度,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3年的2.5%到2009年达到6.5%。上海在获批“设计之都”3年后,其文创产业增加值达到2500亿元,同比增长10%。而武汉正处于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关键时期,武汉希望在城市转型发展中通过创意设计,更好地实践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另一方面,正如媒体报道所言,国际化也是武汉正在努力的城市战略之一。申都对武汉本身是一场重要的国际性的城市营销。获得这个品牌以后,武汉就能和全世界一流的设计和创意城市进行交流和互动,不仅可以学习、借鉴与分享资源,而且可以使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名称和标志,这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作用和价值非常大。 

  那些“设计之都”成功的秘诀 

  事实上,包括深圳、北京、上海,“设计之都”申报成功,都有这些共同的特点: 

  一是对“设计之都”申报建设意义的正确认知。“设计之都”的申报对武汉城市转型和国际化城市品牌营销有重要意义,但申报并不是最终目的,申报的本身就是城市不断国际化、不断构建起创意城市网络的过程。 

  二是政府顶层设计的重要性。武汉顺利入选,与武汉市领导和政府的努力分不开,2009年起步准备,坚持将申报“设计之都”列入“十二五”“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国内其他申报成功的城市如上海、深圳也是如此。 

  三是人才资源培养要先行。设计之核心为创新,因此人才自然不可或缺。武汉“双百万”工程、户籍制度改革,为创新人才提供专项资助,为海内外人才在汉创新创业创造条件。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是关键性支撑。截至去年,武汉文化创意产业的增加值达到130.7亿美元,在桥梁、高铁、水利、电力等工程设计领域,武汉设计斩获多个国际大奖。深圳的申报成功,也同样得益于其在工业设计上获得IF、红点等国际工业设计大奖,以及深圳在设计产业方面拥有巩固的地位。 

  五是国际交流和形象推介的助力。武汉申报“设计之都”,媒体分析其成功原因就有善于联合非洲友好城市恩德培,相互分享策略、共同申报。此外,近年来,武汉通过举办各类国际性创意设计主题活动,营销自己的创意设计品牌,推广本土创意设计企业和创意设计人才。 

  维护“设计之都”品牌之路才刚开始 

  申都不易,维护更不易,武汉取得“设计之都”的称号只是开始,这个称号只是武汉对世界的承诺,“设计之都”申报成功后,武汉如何打好这一城市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此,我们可以以先驱者深圳、上海等地的经验为例去略窥一二。 

  深圳曾被外界视作是山寨之都,但其成为国内最早申报成功的城市,从建设到申报成功,再到如今的名副其实,深圳用行动证明了它是一座以设计为傲的时髦都市,深圳为维护“设计之都”城市品牌的努力值得武汉借鉴。 

  结合自身优势放大文创产业发展。知名工业设计师杨明洁指出,“任何地区或国家的设计要在全球产生影响力,必须基于其优势的产业基础与文化背景。苹果之所以诞生在美国是因为其信息产业基础的强势”。“深圳时装周”的成功在于能认识到其自身的资源和时尚气氛都无法与北京和上海相比,因而依托深圳扎实的“产业氛围”,走秀的大多为国产服饰品牌。具体到武汉而言,可以将汽车工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学院优势结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通过整体规划,设计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参考价值的可持续发展城市。 

  构建全方位、良性的文化产业生态。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含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设计师、院校、媒体、消费者等等,顶层设计要鼓励更多融入生活的设计产业链,将设计全方位融入工业、商业、生活,建立起良性的文化产业生态。一是要倡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深圳设计城市品牌树立的成功在于其城市文化非常包容,相互渗透构建起了文化的良性生态。二是设计要全方位融入工业、商业、生活。简单加强创意文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等,只是表面功夫,更重要的是民间设计和工业生产、科技研发等形成全方位良性互动,让科技融入生产和生活,贴近人们生活,让人们乐于体验和消费,也要让生活给生产和科研以启发。三是构建文化产业生态的循环圈层。设计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深圳整体文化素养和消费能力的提升,如此才能形成良性循环发展的文化产业生态。 

  聚集设计群体尤其是专业艺术管理人才。创新是设计之都品牌维护发展的核心,因而一方面要依靠人才等政策聚拢设计群体,深圳设计之都的活力在于聚集了一大批有设计思想的群体;要从教育着手培养设计人才,高校要着力培养本地专业艺术管理人才;基础教育也要潜移默化进行,在深圳可以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设计活动,孩子关于设计的觉知在这种参与里潜移默化地进行。 

  文化设计的引进和出口相互促进。深圳善于利用靠近香港作为国际出口的地缘优势、包容开放的城市文化、国际交流窗口呈现的人群差异性的相互碰撞,从中可见,文化设计的引进具有重要意义,如深圳曾催生一家家代理海外品牌的集合店,最终慢慢建立了本土设计师的产业链。对此,可加强国际性文创活动的举办,促进武汉设计与世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研究解决科技带动文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项目和问题。同时,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美学体验和资源,传承中国和武汉本土文化基因。 

  武汉“设计之都”申报成功,意味着运营该城市品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同时也意味着运营“设计之都”品牌的开端。武汉如何下好这盘棋,值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