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首页 资讯 评论 社区 专题 视频 商业 健康 教育 汽车 房产 旅游 金融 网上投稿 报料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案例
江歌刘鑫事件彰显事实缺位下的传播生态
发布时间:2018-01-02 07:58:21来源:湖北日报网

   □本刊舆情分析师 卢霜

  正如有媒体指出的,“当每个自媒体都想从帽子里变出兔子,已经没有记者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了”,而近日现象级的“江歌刘鑫”事件无疑是事实缺位的最典型体现。 

  一、为什么说江歌刘鑫事件中事实是缺位的? 

  事发于2016年11月3日凌晨日本东京,青岛女留学生江歌和室友刘鑫结伴回家。在租住的公寓门前,刘鑫先一步进门,江歌则被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杀害。 

  1、报道体量中的事实缺位。自2016年11月3日至2017年11月14日16时,相关网络新闻报道超2万篇。但能称得上纯粹报道客观事实的新闻屈指可数,包括了新京报旗下栏目《局面》发布中国女留学生江歌日本遇害案专访视频,以及澎湃新闻2个月前的《江歌母亲河刘鑫见面始末》。此外,还有关于法律人士从法律层面解读涉江歌案中的法理问题的相关报道等。剩下的便是事实片段的截取,加上各路自媒体大号、评论者的观点贩卖,包括对传播走势起到关键作用的咪蒙的《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而类似文章的达10万+的就有近20篇,知乎平台中有关“江歌案”的话题达397个。此外,微博超3.4万条,话题阅读量超18亿。多数网友愤慨于刘鑫“不知恩图报”,谴责其“自私”“不近人情”。 

  2、时空因素导致的事实缺位。由于涉江歌案中,由于案件宗卷内容并未公开,且该案将于12月11日开庭,目前媒体报道的“事实”,更多是基于江歌母亲单方面理解和认为的事实,以及少部分刘鑫方面的口供,关于“江歌是否为救刘鑫而死”、刘鑫关于“打不开门”是否撒谎,在案件由法院判定之前,都是存疑的。且当前所谓“事实”容易受到先入为主、流量经济、主观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当前已出现了“事实”反转,如11月16日刘鑫微博发照片证明先前激发舆论众怒的所谓“网传的刘鑫在江歌死后与友人聚会”是捏造,因为所谓江歌死后刘鑫与友人“嗨皮”聚会的照片里站在刘鑫旁边的正是江歌,但一些自媒体为了渲染和煽动网民情绪故意将江歌的脸PS掉。 

  3、媒体呈现中的事实缺位。尽管《局面》的系列采访视频引发舆论热潮之后,推送了一篇《多余的话》解释其初衷“是在促进沟通,彰显理性”,但事与愿违。一方面,局面以短视频进行呈现,且本身过分突出了江歌母亲丧女的巨大悲痛;另一方面,则由于自媒体出于赚得注意力、流量和金钱的目的,对部分事实带着立场式的呈现,于是成功塑造了一个转眼就忘记了江歌救命之恩的“忘恩负义”之徒刘鑫,成功地将其行为视作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捍卫。 

  二、事实缺位下呈现了怎样的传播生态? 

      1、法律空白人性审判盛行。江歌刘鑫事件由于事实的缺位,导致了人性审判的盛行,甚至人肉搜索、网络暴力等以往被认为是违法的事,也成了进行人性审判的合法武器,这主要体现在,媒体、自媒体、网民对于江歌事件中围绕刘鑫而展开,主要焦点为刘鑫在江歌死后对江歌母亲拒而不见等。媒体中不乏认可“对刘鑫进行人性方面的拷问是捍卫公序良俗、守卫良善”等观点,如法制日报的《江歌案,法律之外对人性的拷问》,中青网的“江歌案里的民愤没那么‘低端’”等。而自媒体也多秉持类似观点,如咪蒙等持“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道德却需要舆论谴责才能给刘鑫以制裁”的观点。而在微博、新闻跟评等民间舆论场活跃的平台,也以批判刘鑫为主,主张以道德的名义惩罚刘鑫。 

      2、小道消息盛行真假难辨。截至目前,已经出现了“事实”反转的端倪,如刘鑫微博发出的照片证明所谓江歌死后刘鑫与朋友欢乐聚会不攻而破。再如,自媒体中流传甚广的文章称,在日本的徐先生说自己看过了案卷,并表示“江歌被害过程中,刘鑫是负有很大责任的”。而在微博等民间舆论场,围绕案件本身,不少有待证实的细节流传甚广,针对刘鑫视频中表示“因来月经先进屋换裤子后听到外面有动静想开门却打不开”,网民针锋相对地指出刘鑫说谎,称“日本新闻有播,日本邻居证词就是听到三人用中国话吵了好久,刘鑫进去反锁门了,把江歌留在外面”“江歌当时求救的时候背后是用日语的!本能反应该是母语,很明显就是刘鑫锁了门,江歌想向房东求助!” 

      3、道德逻辑里的两个极端。在事实缺位的情况下,由于受先入为主、同情弱者的思维习惯影响,舆论场会出现道德逻辑里的两个极端,一是对好人的“恶”较大程度纵容,二是对坏人的“好”的逆向解读。如此事中,由于江母最先发声,且以丧女母亲的形象出现,收获了一致的同情,占据了事实和道德层面的高地。于是江母成了该事件中的好人,对于她的缺点舆论选择了较大程度的纵容,包括她曝光刘鑫及家人信息等行为,被解读成被逼无奈。而刘鑫成了该事件中的“坏人”,对于她的“好”也会选择忽略乃至逆向解读,如对刘鑫的道歉认为是“撇清关系”“花言巧语”,甚至有媒体评论也表示“学过心理学的人一看她哭的那个样子就是假的”,不乏网民表示“怪不得前男友想砍你”。 

  4、跑偏的舆论场关注焦点。此事中,舆论关注焦点出现了严重的跑偏,主要体现在:一是对当事人责任追究的跑偏,此事中据初步判断更可能杀害江歌的是刘鑫的前男友陈世峰,但被舆论质疑最多的是刘鑫,而对陈世峰本人关注却甚少。主因为刘鑫在江歌被杀害后的表现,如对江歌妈妈拒而不见,且还威胁“停止协助警察”,刘鑫妈妈怒吼是“你闺女命短”等。另一方面的体现则是舆论的反应背离了媒体议程设置的初衷,如《局面》的系列采访视频初衷“是在促进沟通,彰显理性”,但却引发了舆论对刘鑫的集体道德和人性审判。 

  三、客观的事实缺位如何构建良性的传播生态 

  很多事件中,由于时空的限制,客观上容易造成事实的缺位,在此前提下,如何构建起良性的传播生态值得探究。 

  1、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此事围绕道德审判、人性审判,曾一度引发较高浪潮,直到随后媒体呼吁关注事实,如澎湃新闻的《让“江歌案”回归法律》、南方都市报的《江歌之死:舆论介入宜抱持冷静与克制》等。而围绕“法律捍卫不了公序良俗要由舆论来捍卫”的主流观点,11月14日检察日报发文指出江母可在国内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且指出,“法律与道德尽管外延不同但内核却高度一致,江歌母亲想要为女儿讨说法,完全可以通过诉讼方式来进行,法治能够捍卫良善”。这对于走偏的舆论导向有力挽狂澜之效。 

  2、规范自媒体的导向监管。如今,由于微信以及各大门户网站,均为了内容竞争开发了自身的自媒体平台,如搜狐号、百家号等,这些自媒体人往往不具备新闻采访资质,而仅靠网络复制粘贴进行内容生产,主要从事的多是贩卖观点的工作。而自媒体大号又深谙传播之道,通过蹭热点和卖观点,换得了公号的流量,由此可以转换成广告费。而此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文章如咪蒙的《刘鑫江歌案:法律可以制裁凶手,但谁来制裁人性?》,引发了所谓“用舆论暴力制裁人性”等潮流。这些自媒体流量经济的背后,是新闻责任感缺失的表现,对此应注意监管,同时也要把握好监管尺度。 

  3、容许声音多元化。如今的传播生态里,有自动纠偏、自动辟谣的功能,前提是媒体引导的有序,声音多元化的被容许等。此事中,也许的确存在自媒体和民间舆论场出现了关注焦点的走偏,甚至曾一度卷入制裁人性等漩涡,但也不乏多元声音的存在,如有网民力挺江母为了捍卫权益可以公布刘鑫隐私,但也不乏媒体指出此举“有侵犯他人隐私权之嫌”;有舆论谴责刘鑫是杀害江歌的“帮凶”,也有专家分析刘鑫的行为“或不构成违法”;有网民呼吁惩罚刘鑫,也有媒体引导舆论关注杀人凶手陈世峰。总之,只有舆论场足够开放,观点足够多元,那些偏颇的、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即便能逞一时之勇,也终会被舆论浪潮淹没,留下的是激荡后反复被确认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