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舆情频道 > 活动动态

赝品?重庆大学博物馆“翻车”舆情观察

发布时间:2019年10月20日13:40 来源: 人民网

阅读背景

日前,一篇网络文章将刚开馆不久的重庆大学博物馆推上风口浪尖。有网友参观该博物馆后发文质疑称,该馆所藏部分文物可能为赝品,疑似一座“赝品博物馆”。

从“众云大数据平台”监测情况看,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几乎没有引发关注,而14日微信公号“江上说收藏”发布的文章直接将舆情推高,直到15日到达峰值。16日重庆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的处长严小红披露重庆大学博物馆并未在相关部门报备后,舆论关注又有再度上扬。

舆情脉络

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在虎溪校区开馆,并举办了“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共展出佛造像、玉器、青铜器等400余件展品。

10月14日,微信公号“江上说收藏”发布题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文章,指出重庆大学博物馆部分馆藏可能系赝品。

这位收藏界的笔者在参观了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之后,专程赶去参观,结果看到了仿制秦始皇陵铜车马的“改装版铜车马”,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电镀金镶人工合成绿松石以及不知名合成宝石的乌龟”,仿制四羊方尊的乾隆年制瓷器等藏品。

10月15日,重庆大学博物馆闭馆,暂停对外开放。重庆大学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该情况进行核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10月1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及其所办展览均为备案#的话题再度登上微博热搜。重庆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的处长严小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博物馆的设立,应当向馆址所在地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目前,重庆文物局尚未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设立备案申请。另外,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在陈列展览开始之日10个工作日前,将陈列展览主题、展品说明、讲解词等向陈列展览举办地的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重庆文物局同样没有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举办展览备案申请。

目前,重庆文物局正在与重庆大学积极进行沟通,督促他们进行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

舆情焦点

焦点1:博物馆展品是否经过专家严格鉴定?

据悉,重庆大学博物馆所展藏品均由重庆大学艺术学院退休教授吴应骑所捐。吴应骑2016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退休后一直致力于文物的搜集和研究,将收藏的300余件宝贝和文物捐赠给重庆大学博物馆。他说 “这些文物都是经过相关专家鉴定的,非常珍贵的文物占到60%以上。”

《新华每日电讯》报道指出,博物馆接受捐赠有一套严格的鉴定程序,“真伪鉴定”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但文物的真伪由谁鉴定、如何鉴定目前尚存争议。2015年重庆大学曾邀请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就吴应骑拟捐赠的藏品进行评估,与会专家表示部分藏品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学研究价值。既然经过严格鉴定,为何出现如此大的争议?

钱江晚报评论文章《高校博物馆筹建要慎之又慎》中指出,博物馆在接受民间捐赠时,必须要过文物鉴定的这一关。哪怕其中含有一些赝品,展出时也应当予以标明。高校博物馆更该如此,它关乎学生对历史人文的思想认知,不能丝毫“掺假”。如今却不断有高校博物馆被爆出受赠赝品的事情,当中难逃把关不严、急功近利之责。

澎湃新闻援引一位曾供职于国内知名博物馆的文物专家的观点指出,大学成立博物馆对于文物收藏品的收藏应该还是把好鉴定关,大学是学术机构,收藏并展示大量赝品,就是对赝品背书。

焦点2:重庆大学斥巨资博物馆,运行管理是否正规?

公开报道显示,重庆大学博物馆耗资670万元,其中展厅、会议室、办公室、精品储藏间等建筑面积1494平方米,建设投资605万元。网民质疑,作为公办高校的重庆大学,为何投入巨资建设博物馆?

此外,重庆大学博物馆并未向重庆文物局提起设立备案申请,进一步引发了公众的疑虑。

现代快报《重庆大学“赝品博物馆”是如何炼成的》一文指出,如果没备案,先上车后买票,为何?花了如此多的钱,却搞出一场闹剧,这背后,有没有什么“难言之隐”?

上观新闻评论指出,学校的初衷是好的,建设博物馆无可厚非,对于重庆大学这样一所“双一流”大学而言,这笔钱该花。但真正的关注,应落脚于重大博物馆的兴建是否还带有其他目的。该校拟建博物馆藏品评估暨文博研究院筹建专家会上,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是如何“一致认为重庆大学以吴应骑教授所捐赠藏品建设重庆大学博物馆及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可行”?

焦点3:质疑重庆大学博物馆的管理人员身份

根据《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重庆大学博物馆馆长吴文厦是捐赠人吴应骑的儿子,吴应骑的儿媳则担任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报道指出,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名人纪念馆、博物馆都是后人在管理,但重庆大学作为公办高校,博物馆使用公共资金,应对此进行调查,回应公众关切。

《新京报》发文称,原本这几百件“文物”放自己家里,儿子当个“馆长”不稀奇,如今既捐了,已成公共设施,“馆长”任命是否遵循了应有程序,相关部门在介入调查时,也不妨一并予以审查。无论如何,不宜把高校博物馆办成“奶奶庙”。

《中国科学报》指出,一座博物馆,是显赫的实绩工程,是好看的表面文章,是可列入各类申请表的优秀指标。如此,某些高校博物馆仓促上马,慌不择路,饥不择食,如果再掺杂一些不为人知的利益纠葛,吃相就更难看了。

网友观点

此事一经曝出,已多次登上微博热搜,足见网友对此事的关注和关心。

微博粉丝53万,微博认证为作者的@六神磊磊发微博调侃道:小时候我对桃花岛上黄药师的牛逼藏品深信不疑,现在也开始动摇了。

微博粉丝149万,微博认证为微博签约自媒体的@车市观察V发微博提出质疑称,一所高校,花了670万办了一个赝品博物馆,还没办展览资质申请,这是一所高校的行为?

微博粉丝近200万,微博认证为学者的@王旭明 认为:有关方面的态度和作法是对的,一定要严肃认真的核查。

舆情点评

重庆大学的迅速回应展示了快速的舆情响应速度及对事件高度重视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是重庆大学博物馆一场艺术展引发的赝品质疑无疑令学校声誉高度受损。被质疑的文物究竟是不是赝品,需要文物部门进行权威调查。这些文物在移交重庆大学博物馆之前,是否经过严格的鉴定程序,也需要重庆大学拿出核查结果。

从舆论场反映的舆情来看,焦点主要集中在“质疑大学的专业性”“学校是否做过文博鉴定把关”“背后是否涉及利益输送”“任人唯才还是另有玄机”等。这些疑点都需要重庆大学给出明确回应。

上观新闻指出,重庆大学博物馆属于“主要利用非国有文物”的非国有博物馆。对非国有博物馆设立阶段举办者拟纳入藏品序列的文物,省级文物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其合法性和真实性的审查。对非国有博物馆如此管理和要求,是因为非国有博物馆拥有诸多政策红利。而且这个“利”的价值和可操作空间是巨大的。

高校建立博物馆应需合法合规,严格把控品质关。博物馆的设立,应向馆址所在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相关陈列展览主题、展品说明、讲解词等均需向文物主管部门或者相关部门备案。与此同时,根据《博物馆条例》规定,博物馆藏品应真实可靠且来源合法,以确保展出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定。高校要建立博物馆,需依照相关规定做好备案工作,并确认藏品来源等相关信息,勿让辛苦筹建的博物院成为摆设。

近年来,多所高校在文博方面频频“踩雷”,陷入展品真伪风波。舆论认为,高校设立博物馆亟待规范化。高校博物馆承担的不仅是通识教育和公众教育的功能,还承担着专业教学的使命,这就对高校博物馆在教学、研究和展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还需健全准入机制和完善日常管理,这样才能确保高校博物馆的公益属性不褪色。 

【责任编辑:吴若林】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