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黄金周刚刚结束,在长假前后,个别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官方微博平台发布的内容引发关注和争议。如9月29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官方微博发文追星;10月3日,福建泉州交警官方微博发布交警“妻子临产,却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消息;10月7日,天津市体育局官方微博发布的电影《中国女排》照片中将前排球队员惠若琪打上马赛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争议。
当下,微博是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信息传播和形象塑造的重要平台,全国政务微博已超过17万家,央国企官方微博也普遍比较活跃,运营管理日趋规范。面对这些新近出现的案例,如何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避免因发布内容不当带来的舆情风险,仍是官方微博运营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问题。
官方微博内容引发争议的风险点
尽管近年来政务和企业微博平台的运营管理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机制化、规范化特征显现,但在客观上仍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账号在日常发布中蕴含的潜在舆论风险点依然存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微博发布内容存在导向性方面的原则问题。网络已然成为意识形态斗争主战场,当下网络环境错综复杂,官方微博在发布中要尤其警惕质疑妄议党的政策、诋毁先烈英模、抹黑体制机制等问题,对可能被聚焦的经济社会问题也要慎重表态。
其二,官方微博定位不清,边界不明,导致内容发布引发负面反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编辑的个人兴趣和观点代替机构立场,公私不分;二是把内部的工作内容作为公开传播素材,内外不分。这样的定位问题不但容易引发争议,更会直接影响官方微博的公信力和公众形象。
其三,官方微博发布内容因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和社会共识而引起“低级红高级黑”的问题。前文提到的民警“妻子临产,却依旧坚守在岗位上”的消息,在发布时还特意“@”了部省公安账号和公安媒体微博。从主观上看,发布者的立足点是做正面宣传,然而用官方平台发布此类消息必然会引起争议。其后的10月6日,中国警察网发布了一条“国庆当天,这位正在一线执勤的民警突然收到了‘强制休息令’”的信息,讲述湖北钟祥交警因妻子待产被领导下达“强制休息令”,就引起网民共鸣。
其四,官方微博结合热点增加关注的尺度把握方面出现的争议。互联网平台的用户相对年轻,微博运营者希望通过与热点人物或事件结合增加账号的关注度是有必要的,然而不合理的“蹭热点”,甚至为求关注沦为“明星后援会”就与官方微博的定位和价值格格不入。
其五,微博在文字图片等方面出现的常识性错误也是需要规避和防范的问题。微博发布离不开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官方微博更是如此,文字错误、数据使用、配图不当等都是“爆点”,稍有不慎就会出问题,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不再赘述。
如何强化官方微博的风险防范工作
从上述的分析可见,减少和避免官方微博发布内容引发的舆情风险是一项系统工作,管理者和发布者需要提高意识和能力,也要有必要的机制保障,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非常必要。
首先,完善微博发布和管理机制。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123号)中就明确提出要“严格内容发布审核制度,坚持分级分类审核、先审后发,严把政治关、法律关、政策关、保密关、文字关”。机制是基础,也是保障,不可或缺。比如,分级审核,借鉴传统媒体的“三审三校”,编辑不能既发布又审核。此外,为了避免类似本次大兴机场编辑误认为登录个人账号而发布不当内容的操作,可以从制度上规定官方发布使用的电脑或手机不允许登录个人账号,以从根本上避免问题。
其次,加强机构新媒体运营和管理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训。人才工作非常重要,要逐步学习积累,提高工作能力。
再次,建立事后监测和纠错体系。发现问题后,不推诿,不回避,积极回应,合理处置,诚挚道歉,最大限度挽回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