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记者 徐芳)近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发布关于学位申请补充要求的告示,在申请学位时从住房面积上进行限制,住房面积越小限制越多。尽管次日学校官网就撤下了告示。但是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舆论广泛热议,炒学区房引发的教育不公,好学校“僧多肉少”的现实,都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对于教育问题的焦虑心理。
以住房面积限制入学引争议
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的告示要求: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6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住房面积大于30平方米且小于或等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4年以上;住房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
消息一出,众多网友纷纷惊呼,贫穷让我想哭都到了小房子家庭不能上学的地步。网友批评:“这个没道理,房子大房子小都是同样的权利,都看落户时间好了,为啥大户型落户时间短?”
《钱江晚报》评论指出,这样的政策还极容易给人一种嫌贫爱富的误导——住小房子的人有原罪,住小房子的人天然具有过度滥用公共资源的嫌疑,住小房子的人是不道德的,这就是满满的歧视了。
但是也有网民表示支持,认为这是为了防止炒小户型学区房,看上去很惊悚,实际上很合理。网民分析:学校资源有限,为了保护原著居民孩子上学的优先性,打击这类专门买小房子好让孩子入学的人。
法律界人士认为,该校的这种做法其实是对低收入家庭和孩子在择校这一问题上的一种限制,侵犯了孩子们的平等受教育权、择校权。
公共政策发布需谨慎
“看房下菜碟”的政策之所以引发争议和质疑,是因为该话题涉及到“教育公平”和“学区房”两大关键词。
客观来说,学校出台这样的政策有其无奈之处,随着生源持续增加,学位供不应求,名校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对“供需关系”作出调整,堵上炒房的“后门”,其出发点可以理解。
但是媒体梳理,近几年浙江、广东等地都出现过类似政策,对学区房面积有规定。在此背景下,尽管当地教育部门及时介入纠正,让学校取消了告示,但是并未消除舆论疑虑,舆论担心取消不过是执行上级意见,学校内心并不情愿,以后这种政策可能“只做不说”,危害更大。
因此,教育部门发布公共政策应该慎之又慎。
一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合法合规。住房面积限制入学为舆论所诟病,就在于其将教育资源的分配与公民的财产数量简单粗暴地挂钩,是不公平的,也是明显违反“教育平等”原则,涉嫌侵犯孩子平等受教育权的违法行为。
二是充分做好前期调研考察,周全考虑到各方的利益。炒学区房的问题要通过教育资源均衡化来解决,而不是轻易设置门槛。当学龄孩子太多,超出学校容量时,当地教育部门应该先考虑能不能扩员、调济等。即使要做限制,也应该用更科学的办法,向上级部门报备,做好方案的公示,不能突击上马。
学区房引发的教育“雷区”
近年来,随着优质教育资源的紧俏,哪怕重金购置一套学区房,也不一定就能轻易入学。学区房引发的教育“雷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检查核实生源的手段容易被误解。今年开学季,媒体报道武汉一小学新生入学,要求除了户口本、房产证外,还要携带2018年物业费发票原件,以供学校审核。家长质疑学校是在和物业串通,逼迫业主们缴纳物业管理费。而学校此举仅仅是单纯为了防止家长“鱼目混珠”。
二是学校迟迟未建好给教育部门造成负面形象。开发商打着“学区房”的旗号高价售房,入住多年学校连个影子都还没有。近年来各地类似的投诉不少,尽管最后板子是打在开发商身上,但是许多业主会继而投诉教育部门,认为开发商宣传学区房的时候教育部门持默许态度,或是已经批准,学校久未建好是教育部门不作为。
三是容易引发安全问题等次生舆情。对于开发商为小区配套新建的小学,“八月还在装修,九月就要开学”这类的新闻也屡见不鲜,虽然学校到位了,但是赶工期引发的教室装修异味、配套设施不全等安全问题,也为家长所担忧。
学区房引发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资源均衡供给久未改善。教育资源均衡供给,一是供给结构的均衡,一定区域内学校学位要与居民子女就读需求大体匹配,否则就会出“大班额”之类的现象,甚至是一位难求;二是教育质量的均衡,包括教育设施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水平大体相当,否则就会催生出择校热。
单纯“节流”不是长久之计,教育部门事先做好调研,及时增设学校、增加学位,才是正确的“开源”之法。